远视是老花眼吗?低视力和老花眼的关系
2022-11-25
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,是指在眼睛调节放松状态下,平行光线进入眼内,聚焦在视网膜之后,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,常见的远视类型有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。远视患者主要表现为视远不清,视近更不请,易出现视力减退、视疲劳等现象,中高度远视者还会出现相应的眼部改变,严重者可形成弱视、斜视。
老花眼是老视的通俗叫法,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晶状体逐渐硬化,弹性减退,睫状肌功能亦逐渐减低,从而引起眼调节功能下降。视力正常的人通常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花,无论此前有无近视或远视均会发生老花,一般表现为看近处困难且不能持久,阅读时需要更强的照明,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症状越来越严重。
综上,远视≠老花眼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远视一般需要进行屈光矫正,而老花最简单、实用且安全的方法则是佩戴框架老花镜进行视近矫正。此外,老花眼虽然是正常的生理改变,但是视近困难、眼疲劳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干预,将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再加上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老年人罹患各种眼疾如白内障、老花眼、青光眼、老年性黄斑变性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情况变得非常普遍,因眼部疾病带来视觉损伤,从而导致老年低视力的人数也在急剧增长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中老年群体要注意用眼卫生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合理饮食,积极锻炼,定期检查视力,尽量延缓老花眼的发生时间,减少老年低视力的发生。
推荐阅读《年纪大了视力下降是正常现象?老年低视力,或许就在你身边》,了解老年低视力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。